师者匠心,薪火相传。在盐城公交,有一群手握方向盘的“老师傅”,他们以路为纸,以车作笔,将安全、服务与责任,写进年轻一代的驾驶人生,他们传承的不仅是技术,更是一座城市的温度。
金秋九月,盐城公交K7线驾驶员郑信祥像往常一样,手握方向盘,眼神专注。不过,他不仅是司机,还是不少年轻驾驶员的“引路人”。他以车厢为课堂,将多年积累的驾驶技能与服务心得,一点一滴传授给后辈——从进出站的规范操作,到斑马线前的文明礼让,再到对老年乘客的贴心关照,每一个细节都是他言传身教的注脚。
作为一名“老师傅”,郑信祥始终以身作则。跟车时,他仔细观察年轻驾驶员的每一个动作:是否规范进站、是否平稳启停、是否通过后视镜留意乘客动态。他常说,“公交车司机的活儿,每一处细节都责任重大。”每次营运结束,他都会耐心指出问题,帮助他们一步步改进。有一次,他发现一位年轻司机起步时未注意车内乘客是否站稳,便反复叮嘱其务必确认安全再发车。这份细致和责任心,也换来了徒弟们的真诚敬意——一名驾驶员亲手做了午饭送给郑信祥,感谢郑师傅对他的关心和教导。
郑信祥也常回想起自己刚入行时,跟着“老师傅”学车的经历。从熟悉线路、检查车辆,到了解公司制度和行车规范,师傅毫无保留的指导,让他受益至今。如今角色转换,他更加理解“传承”二字的重量。每当有人向他请教,他总是倾囊相授。线路上的同事都爱听他的“课”,也愿意向他“取经”。
在盐城公交,像郑信祥这样的老师傅并不少见,K9线线路班长韩维也常常利用休息时间跟车指导。他提醒年轻同事:开车不仅是技术,更是“良心活”。过路口要慢、隐患点要记牢、服务乘客要热情……这些朴实却珍贵的经验,通过一句句叮嘱、一次次示范,悄然延续着公交人的专业与温度。
十米车厢,是流动的讲台;手握方向盘,是沉甸甸的使命。没有鲜花和掌声,这些公交线上的老师傅们,依然日复一日地坚守在驾驶座上,以实际行动践行“传帮带”的传统。他们传递的不仅是驾驶技术,更是一份对安全的敬畏、对服务的用心,也为盐城公交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坚实而温暖的力量。
致敬传承,致敬公交“老师傅”们,致敬每一份默默守护,你们用方向盘诠释匠心,用岁月守护出行,愿这份传承持续照亮前行的路。